记者 肖兵
算起来,我马上就要度过第六个记者节了。六年与文字以及文字背后人和事打交道的日子,有艰辛,也有感动。做记者并不轻松,常常面临熬夜、加班,但好处是能和各种各样、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接触有趣的灵魂,有意思、有意义的人和事。他们是我文字里的光,是我感恩的点,也是我执着前行的动力。
2017年7月,我采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专家朱平风,她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只身来到瀛湖研究“南果北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十几年如一日,带领当地农民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活法。她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但除了早年他人帮忙报了两次省科技奖外,她坚持“此生再不报奖”。 2018年6月,她因病在杨凌家中过世,虽然没能像她的榜样远山正瑛一样干到97岁,但她对事业近乎偏执的热爱,与远山正瑛相比毫不逊色。她专注、坚韧、无私,同时又倔强、要强,和她交流时,她言语间时常带着锋芒。她是心无旁骛干事的人,丝毫不在乎外界的目光。
多年采访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默默奉献、不计回报的人。四川达州人蒲正斌扎根市农科所镇坪高山试验站30多年,从一个临时工、门外汉成长为试验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共育成23个马铃薯新品种,4个国审品种。和朱平风一样,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与普通农民无异,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背后藏着一份信念和坚守。我执着地相信,这个时代最可贵的不是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而是身处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面对各种诱惑时,对自我的清醒审查以及对高尚品质的坚守。中学时代,我们学习的古诗词里,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原则信念的人物总是被我们讴歌。现实中,“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在文字里,也可以在我们身边。
能够造福一方的人物容易被铭记,也更容易获得关注和目光,但那些平凡的小人物也一样会闪光。汉滨区双龙镇五四幼儿园的教师江涵,教学之余带着学生搞发明,凭着强大的好奇心和学习力,他设计的环保花盆、安全尺、安全笔先后获得国家专利。采访中,他正在“发明”的产品还有很多,很多看起来“其貌不扬”,但他激昂的精神头和自信的目光,让我相信,只要他一直做下去,一定能有更大的成绩。市中医医院“最美护士”李晶晶,休假在外游玩,看到落水少年,毫不犹豫上前施救,30分钟的心肺复苏,娴熟果敢。事后,她悄悄地消失在人群中,只留下一个汗湿的背影。那时候,我相信,这个社会并不冷漠,只要你我光明,黑暗终将被照亮。
作为党报记者,我们不仅关注人,更关注党务、政务,以及各种富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和创新。采访岚皋的呼叫产业,让我看到这个新兴产业背后政府矫健的身影,从想法萌芽到最终落地实施,岚皋政府部门仅用了半年时间,帮忙引进技术、招录工人、配套政策和资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发挥的恰到好处。在高新区监察审计局采访,看到他们创造性地为包村干部赋予了“监察员”新职能,破解了监察力量不足难题,将监督探头真正延伸到最基层,实现了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把法定监察对象全部纳入监督范围”的要求。这说明,只要有想法、敢创新,政府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伟大的新闻前辈普利策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可谓是新闻记者们一生的追求。几年的记者生涯里,我有幸采访过那么多人,那么多故事,他们中的一些人活得那样热烈、饱满和真实,让我不得不加快脚步,让自己的文字配得上他们的真诚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