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伍龙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新规,对政府来说,是执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对公民而言,是文明素质的一次检验,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都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
新规实施以来,新闻舆论持续关注,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力挺、有吐槽、有建言、有担忧。但不管持何种声音,有一点是大家都一致认可的,那就是实施垃圾分类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关系我们美好生活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应该做而且应该做好的大事情、好事情。但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是可以真正推行开?政府该如何引导公众自觉遵从?最后到底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一连串的问题,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更牵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上海垃圾分类新规,在国内并没有现行经验可循,有的只是一些结果不尽如人意的尝试,所以不可避免会引起公众的热烈讨论,自然也有一些不看好的声音。就我市而言,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进而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方能确保结果不跑偏、不变调。
垃圾分类收集方法较多,最直接最有效的却是公众习惯的养成,尽管需要用法治理,需要责任到人,需要宣传培养,但习惯的养成才是这项工作持之以恒的关键。
习惯成自然,而习惯的养成却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需要管理部门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不间断地抓下去,而不是三分钟热度,严起来一阵风,松一松就反弹。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倡导和推进垃圾分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的确实只保持了三分钟热度,口号喊得震天响、计划设计很完美、方案推出一大推,结果只是“雨过地皮湿”,最后不了了之。
垃圾分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社会文明大事、城市管理难事。舆论对上海垃圾分类的持续关注,其实是好事情,是希望取得预期结果,进而形成示范,形成新时尚,涵养文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