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评论 > 汉江评论 > 网评
实施容错纠错应把握好“四个关系”
2020-03-31  来源:本站原创

□ 刘爱军KWg安康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如何贯彻好这一要求,精准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在监督执纪问责中既严查违纪违法问题,又保护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的重要检验,必须正确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KWg安康新闻网

为公与为私的关系。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的基本规范,正确把握公与私的关系也是判断能否容错纠错的重要标准。实施容错纠错,前提是党员干部或监察对象已经违反了纪律或法律方面的规定,但不能仅凭这一点简单的做出容错或处分的决定,而是要对错误事实进行综合研判、认真辨析、客观认定,从根本上弄清所犯错误的动机、成因和结果。其中一个关键判断标准就是要看决定的做出和实施过程是出以公心还是源于私利,要看是为了党和国家集体利益及群众合法利益,还是为自己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若是因公用权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符合容错情形的应大胆予以容错,对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坚决依纪依法严肃处理。KWg安康新闻网

违纪与违法的关系。纪律和法律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纪与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把握好违纪与违法界限的关系,是精准实施容错纠错的依据。建立和实施容错纠错机制,旨在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但绝不是支持鼓励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为顶风违纪、以身试法者找借口、留后路。要把握好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厘清违纪和违法的界限,综合分析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首先看是违纪行为,还是违法问题。对违纪行为,要根据违纪事实和情节轻重,按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处理。对轻微违纪行为,符合容错情形的大胆地容,对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明知故犯的违法行为,坚决不容并从严查处。对违法问题,应当严格按照《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决不能以容错纠错为幌子搞网开一面,特别是对涉嫌职务犯罪行为,不仅不能容错,还应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KWg安康新闻网

有意和无意的关系。无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但要看所犯错误的主观出发点,即有意还是无意。这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党员干部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实施容错纠错,不仅要区分公与私、纪与法的界限,更要弄清产生错误的主观动机,看失误偏差是故意而为还是无意过失,是目的不纯还是方法不当,是缺乏经验还是明知故犯。属于客观无意的纳入容错情形进行研判,符合容错情形的大胆容错,对主观故意“明知故犯”导致的错误坚决不能容错,并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在研判甄别中,既要考虑监督对象实施该行为的主观因素即是否主观故意,同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行为造成的客观后果,即是否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如果是无意失误但造成严重或重大不良后果,也不能简单地用容错纠错处置。换言之,有意与无意是量纪用纪的一个关键参考因素,但不是唯一标准,实施容错纠错也应依规依纪依法进行。要通过合理区分界限、明确具体情形,既让被处分的同志服气,也让敢作敢为的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KWg安康新闻网

容错与纠错的关系。“容错”与“纠错”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容错是手段,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大胆创新、担当干事的干部,有利于激励他们勇于创新、积极作为。容错的最终目的是纠错,重点在于促使党员干部在“犯错”后及时纠正偏差,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中要科学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既敢于容错,又善于纠错;既宽容失误,又不放纵错误;既保护干部,又警醒干部。决不能简单的一容了之,更不能以容错为名,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为干部护短、为错误开脱,使干部一错再错,这样做有悖于容错初衷。特别要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书、整改通知书等多种方式,一方面督促犯错误的党员干部纠正失误、正确认识错误、积极改正错误;另一方面督促有关部门完善管理制度,堵塞工作漏洞,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既容错又纠错,真正做到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引导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大胆创新。KWg安康新闻网

(作者系中共汉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KWg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