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朝林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点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在山西考察时鼓励大同乡亲们把黄花产业做成“致富花”。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把产业扶贫放在首要发展地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重要力量。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产业扶贫是“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也是贫困地区脱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更是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近年来,贫困地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取得明显成效,赢得较好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江西赣州的脐橙、陕西洛川的苹果、四川昭觉的特色旅游、甘肃定西的马铃薯……既带动当地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又将产品销往大都市,开拓了市场,还形成了地方品牌,更是鼓起了群众的腰包,拔掉了穷根,种下了“摇钱树”。因此,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各地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
产业扶贫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发展集体经济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是要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新机制,把属于集体的土地、滩涂、厂房、农用机械等资源有效整合,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践证明,发展集体经济不仅需要有懂技术、会经营的“带头人”,更要融入现代管理理念,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把集体山水资源和闲置的房屋、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引进规模企业合作开发,把产业链条延长,把产业做强做优,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带动集体、群众双增收。
产业扶贫是带动群众参与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贫困地区要借助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形成“一村一主导产业、一户一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之路。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生产代管等模式,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群众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实现土地流转、劳务收入、股份分红等收益。因此,只有通过产业帮扶外力推动,激发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在产业扶贫中享受红利,才能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脱贫、脱真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