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立
“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政绩考核,古来有之。如汉代的“四科取士”“光禄四行”,唐代的“四善”“ 二十七最”,清代的“四格”“八法”。近日,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在考核指标、考核方式、结果运用等方面进一步作了明确,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明了新的方向。
要发挥政绩考核的“政治体检”功能,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被查处的干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沾染了“政治灰尘”,感染了“政治病毒”,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形象。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政治体检”功能,就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像用X光机进行透视、用CT仪进行探测一样给干部做“体检”,让干部的“活思想”“真情况”冒出来,把“佛系型”“投机型”干部甄别出来,将“两面人”“带病人”等“政治体检”不过关的干部请出队列,确保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精准无偏。
要数把“尺子”论长短,考出优秀接班人。要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实绩”与“潜绩”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干部的工作性质、部门职能、具体职责及行业背景等因素,分级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凸显差异化和精准性。对于“摸着石头过河”出现纰漏的干部,只要契合地方实际、群众意愿,就要柔化处理,做到既有“尺度”,又有“温度”。通过充分挤干“水分”、晾出“干货”,考出真抓实干的好干部,揪出弄虚作假的“蛀虫”干部,让德才兼备者“上岗压担子”、敢为人先者“上场搭台子”、遵纪守法者“上任挑梁子”。
要立足实际“接地气”,重视群众“买家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干部干得好不好,人民群众心里自有一杆秤。在开展政绩考核时,要坚持眼光“向下”,把“指挥棒”交给群众,坚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赞不赞同、高不高兴、拥不拥护、支不支持”来衡量。让群众的“脸色”来检验干部工作的“成色”,让群众的“口碑”来决定政绩的“奖杯”。“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要切实从办公桌前“听转播”转变为到工作一线“看直播”,深入一线看群众的衣服“合不合身”、鞋子“挤不挤脚”,比较“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差异,了解干部工作的“含金量”,让群众牢牢掌握政绩考核的话语权。
要充分运用考核结果,谨防考用“两张皮”。“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要善于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导向仪”作用,把考核结果用到实处,做到赏罚分明,使广大干部“识长短”“正衣冠”,有责任、有危机。要把考核优异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给能干事、敢扛事的干部提供平台,让“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真正以“考核之杆”激活干事创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