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网轩
建设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是前提,净化网络环境是基础。为此,中省网信部门组织开展“网络中国节”“中国好网民”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烹制”一系列网络文化“大餐”,引导广大网民遵循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促使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网上正能量,抑制网络低俗之风,清除网上文化垃圾,使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起来。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新迭代与彼此强化,多种形态的网络文化活动实现着“井喷式”增长,其背后乱象也在不断滋生。有的“泛娱乐化”,存在恶搞经典革命歌曲、恶搞红色影视作品、恶搞国家领袖和民族英雄;有的“趋利益化”,利用微博扩大个人影响,打法律“擦边球”,打着官媒和大V的“头衔”蒙骗群众、谋取私利;有的“非正规化”,未被授权新闻采编资质私自刊发新闻稿件,开辟“爆炸性新闻”“热点新闻”等栏目,赚“流量”、博“眼球”……低俗网络文化的蔓延、网络谣言四起、网络诈骗事件频发以及滥用个人信息等种种现象,给网络文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网络文明建设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滋养网络空间,更是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提升文化实力的现实需求。如果每个网民都当网络空间是一片“跑马场”,当个人网络账号是一片“自留地”,一切以个人好恶为中心,把网络平台当作散布不实、不当言论的场所;以追逐个人私利最大化为目标,把网络平台当作非法获利的工具,那何谈网络文明,更遑论提升文化实力,建成文化强国。所以说,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将网络文化融入传统节日、融入网民日常生活,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方式,增强网民文明修养和文化认同,通过网络文化活动,打造出一批优秀的活动样板,推出一批优秀的宣传报道,讲述一批感人的网民故事,收获一批优秀的活动成果。
善治需要良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光靠网民自律和文化宣传,也恐难得到良好效果,提升“软环境”更需要加强“硬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装上监管的“眼睛”,让一切网络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网信部门要针对虚假信息、非法网络营销、非法集资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清理造谣传谣、侵权假冒等不良网络生态,对构成违法违规的依法追究责任,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以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互联网信息平台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三审三校”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规定的新闻信息,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当立即删除。通过“软硬”兼施,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持续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积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