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少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乡村振兴元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单位纷纷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对于广大第一书记来说,新的征程意味新的责任,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认识、找准定位、勇于担当,接好脱贫攻坚的“接力棒”,以“赶考”之精神奔赴乡村振兴的新战场,才能不负组织重托交出优异的“答卷”。
提高思想站位,认清出发点。“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只是新时代征程的一部分,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科学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派的第一书记当在漫漫征途“上下求索”,既不能躺在脱贫攻坚成果的功劳簿上睡大觉,把过去的成绩当做未来的政绩,又不能望着漫漫振兴路松懈倦怠,指望下一任接着干,而是提高认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真抓实干、奉献自我,以更高的标准、更硬的举措、更创新的思维,将中央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推进乡村事业的发展。
找准角色定位,把握切入点。“庭院里长不出参天树”,办公室描绘不出“效果图”,新派的第一书记要想领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就必须先熟悉基层,和群众“干在一起、想在一起、苦在一起”,平常俯下身子多转转,看看庄稼有没有受灾、民生基建有没有受损、监测户有没有返贫风险;执笔倾听多问问,听听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沉下心来多想想,理理乡村治理的法子、产业发展的路子、乡风文明的点子。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到工作切入点,站在派驻单位的支持上寻找突破点,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帮助,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真正把乡村振兴这项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立足各自本位,紧扣落脚点。“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新派的第一书记作为党组织派驻基层的“领头雁”,又是“空降兵”,且基层事务复杂,不是一人之力就能理清,需要第一书记团结同志迅速地融入村级党组织,就必须在“管”字上做文章,“理”字上下功夫。“管”就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建立严格的管理层次,分清职责范围和对象,大事要总揽,小事要放手,支持村组干部行使分管职权,对于分工内的工作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使事事责任明,人人职责清。“理”就是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示人,做到急事不推、难事不躲、好事不抢,勇于担当,善于与村组干部处朋友,将他们团结凝聚在自己周围,分工不分家,通力协作,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齐心谋发展,协力办实事。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乡村振兴是摆在全体驻村第一书记面前的一张严肃考卷,要想考出高分并不容易。广大第一书记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肩负起乡村振兴的第一职责、开创一流业绩、交出一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