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日报社 陈楚珺
前几天,面对镜头我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重新选择你还会成为一名记者吗?”
我答道:“会。”
我成为一名记者已有两年多时间了,最大的感受是自身对外界的感知力得到了提升。对声音、对文字、对气味、对光影的感知力都有了变化,这让我更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乐趣。
两年来,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事物, 我看到了普通人身上不平凡的闪光点,了解到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有他们的迷茫和烦恼,我听过金州城过去的故事,也憧憬着秦巴明珠的美好未来。一次次被触动,一次次将这份触动用文字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我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然而随着对记者这份工作的深入了解,我逐渐意识到,要胜任这份工作,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更需要我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有清楚的认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闻工作者面对的是血与火的考验,但他们面对时代的召唤,依然选择挺身而出。如果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一种英雄主义,我想记者这份工作也是有这种浪漫色彩的,浓烈而又纯粹。
而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这种色彩并未消失。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仍旧适用于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这种能力与个人天资无关,是记者这个职业赋予从业者的话语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责任担当与之匹配的。
就记者而言,什么样的责任担当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呢?对于我来说,就是珍视自己的感知力,不冷漠,不置身事外。没有故事时去找故事,有故事时把它最能触动人的一面客观展示出来。
说到底,还是讲好故事,做好一个记者的本分。
在融媒体的时代语境下,我越发感受到讲好故事,其实流量和深度并不冲突。根据不同题材的新闻采用合适的媒介和表现风格,多尝试、多请教就会发现,剪辑视频、公众号排版、h5并不比写稿子难,这些都能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至于深度,不仅仅局限于报道现象,再找找原因、分析影响、做做对比、总结经验等等,这都是可以尝试的方向。有时候,或许因为一些因素导致想到的话题是不可行的,但把能做的做到更好,是可行的,也是充满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