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九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其魅力早已越过了西部,也越过了中国,参展的不仅有西部11个省市,还有中东部17个省市及其他1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场文化盛会上,我市一展“丝路之源·生态安康”风采,展出的20多类、400多件文化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并签约总金额达3.3亿元的两个文化产业项目。
有媒体将本次文博会的盛况誉为“西引力”,这“西引力”背后其实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吸引力”。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经济版图中,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无论全球经济如何沉浮,文化创意产业一路上扬,已经成为引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展现出突破传统产业格局的强大势能,其跨界发展、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同时又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低资源消耗等绿色特征。安康生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个风口上,应该让生态安康与人文安康来一次完美邂逅,激发出新的发展动能和发展活力。可喜的是,我市已经叫响了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的口号,新近又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像安康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十分必要,而且也具备相当的可行性。文化创意产业固然是在发达地区兴起并发展的,它是一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完善后出现的“第四产业”,但抛却先行者艰辛探索的机会成本,弯道超车、后发先至也并不稀奇。况且,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对物质资源依赖度相对不高,其核心是人的创造力。在传统经济中,土地、资本等要素主导着人力资源,但当人的创造力成为核心资源,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就得到了革命性的拓展,凝结着人类智慧的文化遗存及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开发和利用的产业要素,可以说文化日趋成为一个区域最大的不动产。这种轻资产性,这些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恰恰能弥补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不足。
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带活文化事业。当文化遗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也才能从博物馆走进生活,由内而外地焕发生命活力。其实,消费是地域文化最有效的传承方式,也是文学艺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从“送出去”到“卖出去”,文化事业才能可大可久。“卖出去”,不是政府掏钱演一场戏、做一次展览,而是用生动的、有价值的文化产品来吸引大众,让大众在消费这些产品时自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安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毛绒玩具、茶饮、文化旅游等产业都风生水起。但总体来看,依然不够强,在品质建设、品牌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归根结底,其短板在创意的缺乏。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对咖啡的体验。有人说,喝咖啡味道顶多占50%,30%是对文化的想象,20%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追求。同是饮品的安康茶,又传递了怎样的生活理念,激发了怎样的文化想象呢?安康的文化旅游景区,有多少能通过空间、器物、氛围的构造,传递出某种审美意境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并不明晰。
文化资源不会自动变成文化产品,要想点石成金,需要创意的充分释放和涌流。花木兰、熊猫都是中国的文化元素,但美国动画《花木兰》《功夫熊猫》却风行全球;日本也将《西游记》《三国演义》制作成动漫和游戏。这并不是说外国人比中国人聪明,而是自己看自己的文化,或者因习以为常而忽略,或者因敬畏而畏手畏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见解,安康应该引才借智,用“第三只眼”看本土文化,也许能激发出新的美感,创造出新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不应囿于本地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业靠的是智慧,人的大脑无边无际,最能“无中生有”。外国借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此地汇聚彼地的文化资源,“借他人之酒,浇心中块垒”,这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因为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资源并非核心,最独特最有价值的永远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