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黄慧慧)11月27日,安康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在旬阳市吕河镇江店社区举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招商局系统介绍过去五年安康在开放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就社会关切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安康市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数据显示,全市科技领域先后获批陕西省富硒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秦创原富硒产业高能级科创孵化器、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科创平台;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数量分别达到906家、361家、44家,分别是“十三五”末的4.03倍、5.64倍、44倍。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引进产业化项目21个,推动全市富硒产业产值突破560亿元。
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市工信局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1户,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6.5%。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位居全省首位。重点产业链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末,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毛绒玩具等涉工产业链规上工业企业达536户,贡献工业总产值268.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产值总量的72%、66.2%。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市招商局透露,通过持续加强叩门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十四五”以来,全市新建招商引资合同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实际到位内资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连年攀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其中,累计签约项目3055个,落地项目2817个,项目落地率92.2%;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21年11.6亿元增至2024年24.3亿元,实现翻倍,招商引资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显著提高。
市发改委从全局角度总结了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851个,完成投资3148亿元。今年1—10月,9条市级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121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在生态建设方面,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4个县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
发布会后,媒体记者采访调研了旬阳市中医医院太极颐养中心、安康佳赢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实地了解安康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康养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五年来,安康市通过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展望“十五五”,安康市将继续坚持扩大开放、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