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做合格法官
陈勇,男,1969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自1996年7月在法院工作以来,先后在执行庭、刑庭、行政庭、钟宝法庭、民庭工作。自2010年以来一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现任镇坪县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团队员额法官。
2010年至今,陈勇主审案件308件,结案率98.09%,调解率90%,居全院第一位。2010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2年被安康市委政法委授予“全市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被镇坪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法院“诉讼调解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被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全市法庭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镇坪县人民法院评为“优秀法官”。
民事案件无小事
他常说,“民事案件无小事”,既要公正处理好当事人间的矛盾,又要考虑所办案件的社会效果,保证当事人能在法院讨回公道,尽可能的将当事人内心的隔阂消除,努力使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达到高度统一。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办案中,他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总是想方设法、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尽量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今年5月,他办理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原告系被告弟媳,因原告的丈夫在务工中死亡后,被告及被告父亲一直居住原告的房屋,该二人认为并无不妥之处。原告向法官说明,被告在家居住是可以的,但是长期居住中双方经常因为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派出所几次调解均无果。承办法官听后发现事态的严重性,多次到被告居住屋内进行现场查看,被告父亲要求另开一道门,他还请住建局专业人员去现场查看,为了避免原本不幸的家庭矛盾激化升级,他十余次的找到被告亲属给双方做调解工作,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最终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自愿搬离出去,使事态得到平息。
随着司法改革步伐的加速,作为首批入额法官,他备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办理案件的同时,努力学习新知识,钻研典型案例,积极和同事交流办案经验,让一桩桩复杂的案件得以柳暗花明,让双方当事人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感受法律的威严,又体会人间温暖。
2017年6月,他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原、被告是邻里关系,因清扫道路树枝发生矛盾,以致对簿公堂。由于被告属于未成年人,他首先到村上了解情况,查实被告是随其奶奶生活长大的辍学留守儿童,考虑到当事人特殊性,他认为,如果开庭处理这起健康权纠纷案,可能会对被告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影响以后的人生。因此,庭前调解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调解中由于被告属于未成年,法律意识淡薄,调解工作一次又一次陷入疆局。但他没有放弃,在长达6小时的调解后,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走的时候说了一句:在这次调解中,陈法官不仅是法官,更像是一位父亲,给被告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
不辱使命写忠诚
长年累月坚持在审判一线,风里来,雨里去,岁月在他脸上划上了深深的年轮。凭着一股迎难而上的勇气,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将一件件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维护一方平安、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同事们背地称他为“拼命三郎”。
2017年8月的一天,正在书写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判决书的他突然右眼模糊,看不清东西,但是此案双方当事人矛盾激化到可能随时上演一场“大戏”,为了让事态平息,让案件及时得到公正处理,他顾不上去医院检查,继续加班加点工作,结果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办公室里时常撞到桌子、椅子,有几次差点被地上堆放的杂物绊倒。同事们劝他去医院,他却说把手头上的案子处理完后再去。
在家人和同事的数次催促下,他才去医院检查,经查确诊为重度视网膜脱落。医生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当早点就医,太疏忽大意,如果再迟疑一两天,右眼就失明了。手术进行前,他还不忘自己的职责,电话告知法官助理及书记员做好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如果遇有情况紧急的案件,一定电话告知他。手术后,主治医生告知需卧床休息两个月,但他一直挂念手头上的案件,仅休养了三周,便像以往一样坚持上下班。同事们都为他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所感动,劝他以身体为重,在家安心休养。他总笑着说:“这点病不算什么,大家都在忙案子,我也要出一份力”。因为手术后没有注意休息,复查时医生告知他需要二次手术。
他就是这样一位倔强的人民法官,淡泊名利重事业,励精图治干工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朴实但却闪光的形象,成为一名备受领导肯定、同事尊敬、当事人认可的优秀人民法官。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LOGuZT-6D4xmJlqG-j2s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