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大做强产业,构建循环产业体系
把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坚持做大产业规模与优化结构并举,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质量和效益。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等支柱工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工业,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培育规模以上企业5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装备制造业重点支持神达、俊达、宝通、亨通、南水汽配等企业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抓好配套产品研发和引进,建设汽车制造配套基地。新型材料优先发展非金属和建筑新材料,把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和延伸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支持旬阳中科纳米、岚皋兴瑞达材料、汉阴兴科建材、平面发热材料、汉滨国群非金属矿等企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以药源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和深化对外合作为重点,提升正大、北医大、镇坪制药厂等医药企业竞争力,支持医药中间体和中药饮片企业发展。电子信息支持众辰钟表文化产业园、博瑞特半导体、凯翼通等企业提高效益。富硒食品以研发中心为重点,抓好精深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做大真硒水、矿泉水、富硒茶饮果饮及烟草等产业,建设全国富硒食品基地,打造中国硒谷地域品牌。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三农”投入,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保持总产80万吨以上,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万亩。抓好蔬菜生产供应,强化“菜篮子”市县区长负责制。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快实施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规划,打造富硒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重点抓好4个主产县区和40个基地镇、100 个专业村建设。大力发展山林经济,提升林下种养经营水平;加快以阳晨牧业为重点的生猪产业、以嘉晟、忠诚园区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发展,扩大魔芋、绞股蓝、中药材等产业规模,提高蚕桑、烤烟、特色种养效益。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推进涉水产业发展。加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突出山水休闲旅游。加快“一山一湖一城”核心景区建设和特色旅游板块发展。重点抓瀛湖旅游产业基地、中心城区一江两岸核心景区建设和县区精品培育,把汉滨双龙、岚皋南宫山、石泉后柳水乡、宁陕“山水秦岭”、平利“美丽乡村”等打造成精品景区,加快旬阳蜀河、汉阴双河口和漩涡、石泉古城、白河桥儿沟等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扩大信贷刺激消费领域,大力培育文化、休闲、健康、养老、电子信息等消费业态,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农村居民住房、文化和家电消费,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型文化业态,推动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时尚创意等产业发展。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40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壮大“一县一产业”。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资源禀赋,发挥县区资源、文化、交通、人才等比较优势,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在做大做精做特上着力用功,提升竞争力,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支持力度,发挥汉滨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提高旬阳对全市发展的贡献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抓好汉阴富硒食品,石泉优美县城和特色旅游,紫阳富硒茶饮,平利“美丽乡村”,白河汽车装配,岚皋、宁陕、镇坪生态旅游和特色种养发展,发挥举旗抓纲的作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推进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完善基础条件,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把“三区两园”和“飞地经济园区”打造成循环产业聚集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高新区以建设现代城市新区、高新产业聚集区和创新示范区为重点,打造产城结合、创新型的生态新城。围绕城市重心北移,加快路网配套,完善路、水、电、气、绿地、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市场、商贸、餐饮等要素完善;加快新材料、食品生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服务、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培育;围绕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标,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合作,推进科技资源集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园区融资、企业孵化、创业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等平台建设,推动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和政策环境创新。瀛湖生态旅游区重点抓规划编制和以基础设施为主的项目策划、争取,推进与陕文投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整体开发。严格规划管理和资源保护,实施瀛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按湖泊承载能力科学发展水产养殖;结合移民搬迁和产业发展,提升瀛湖、流水及旅游村的规划建设水平。恒口示范区以建设市域副中心为目标,以省级重点镇建设为契机,完善区域性总规、建设详规和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统筹城乡、产业支撑的要求,加快推进避灾扶贫搬迁跨区域安置,加大基础改善、产业发展、商贸繁荣和环境美化项目实施力度。县域工业集中区以旬阳生态、汉滨五里、石泉古堰、汉阴月河、平利陈家坝、白河红石河、紫阳硒谷等园区为重点,抓好道路、管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标准化厂房建设。加快“飞地经济”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撑和保障体系,创新“飞出地”和“飞入地”协作机制,突出抓好项目和企业落地,做大做强入园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完善道路、电力、灌溉等设施,实施“十园示范百园提升”工程,推进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搞好产业规划,提高项目入园门槛,在产业、技术、环保、用地等方面从严要求,提高投资强度和供地门槛,清理以各种名义的“圈地”行为,防止粗放经营或产业“同质化”,重点引进节能环保、带动和成长性强的企业,推进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
(四)打造“秦巴明珠”,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秦巴明珠”既是李克强总理对安康发展的肯定和生态城市的赞美,更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明珠”还不名副其实,“璀璨”还需倍加努力。要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科学规划城镇规模和布局,强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月河川道城镇带和县城、集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设秦巴腹地璀璨明珠。以建设区域中心、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突出核心,提升江南,重心北移,努力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秦巴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核心围绕“湖城一体”,把瀛湖与中心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加快推进城东大桥、江北商业步行街、滨江1.2.3号地、汉调二黄广场二期、江滩公园等重点工程,实施“一江两岸”环线游项目,规划建设东关旅游特色小吃街区。江南重点抓严控、抓安居、破难题、促提升,控制开发强度,完善公共设施,实施供销车队和安运司搬迁,推进西郊公园、殡仪馆搬迁以及城东棚户区改造、南环东路、高井路和东坝片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江北坚持规划引领、高新引擎、基础先行,力促江北火车站片区、月河生态城跟进高新区建设步伐。围绕富强机场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依托西北国际天贸物流城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江北火车站片区重点建设北环线和宗教文化体验区,规划建设大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推进张岭、安铁、黄沟片区棚户区改造。月河生态城坚持基础先行,开工建设长春路、新罗路、秦岭大道。在城市建设中立足长远,树立精品意识,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到每个单体建筑,都精心策划、设计和施工,让建筑成为作品,彰显文化内涵,把安康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做美县城、重点镇和新型社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集约节约和内涵深化的路子,按照建设生态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做优、做精、做美县城,突显山、水、绿的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防止“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使县城显山露水、山水相依、生态宜人,增强群众幸福感。按照规模适度、生活便利、群众安逸的要求,加快重点镇建设,完善公共设施,每个县至少抓一个重点镇,建成县域副中心。按照服务周到、便利生活、居民满意的要求,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抓好社区医疗计生、文体教育、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三产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要素。抓住国家加强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大市政基础项目建设力度。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加强交通拥堵路段、节点的改造。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好、管理好,重点优化公交网布局,扩大覆盖半径,建设调度中心、停车场、保养场、首末站以及停靠站,形成客运“零换乘”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和停车场、人行过街、道路照明设施,实施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加强城市防洪(涝)、供水、污水、雨水、天然气、电力、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电网建设,保障城区和园区电力供应,推进重点区域架空线缆落地;加快城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避险、养老、救助、社区服务、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各类专业市场、物流园区、物流配送基地及其仓储设施建设。实施增绿扩绿工程,加大城镇公园、街头游园、湖池湿地、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
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放开县城和集镇户籍限制,有序放开中心城市落户限制,做好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年内转移8万人。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保障房分配制度,将农民工子女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普惠性学前教育、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范围。突出规划的刚性和引领作用,把集约节约用地贯穿城镇化全过程。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物业市场化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法建设和用地行为,优化城镇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