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邱开玲)初冬微寒,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的预制菜产业基地里却暖意涌动。一株株嫩绿的黄玉西芹苗被整齐地栽入土中,村民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为这片土地铺就了充满希望的新绿。
“我们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电动播种机等现代化设施,不仅芹菜品质更好,成本也大幅降低,还能提前10天抢‘鲜’上市,这批黄玉西芹早已被本地企业预订一空。”陕西中丰立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介绍。
丝银坝村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招商引资+基地建设”模式,建起600亩预制菜产业基地,吸引2家企业和本村农户参与,轮种羊肚菌、黄玉西芹菜、草莓等高附加值作物。基地每年能为村民提供1000多个就近务工岗位,播种、采收等农活让留守在村的劳动力有了稳定收入。“我们年纪大了,外出打工难,现在除了固定的流转费能拿,还能在家门口做些轻巧活,一天能挣100多块钱,一年下来能挣到不少钱。”一位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感慨道。通过“租金+薪金”的方式,该镇将资源转化为村民增收的“活资产”,走出一条产业增效与群众增收的双赢之路。
近年来,该镇按照“四大片区、四大产业”规划布局,通过优化设施农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举措,推动全镇设施农业面积突破3000亩,实现蔬菜生产从“一季丰收”向“四季常鲜”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全镇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突破90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而持续的产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