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验成效
2016-02-17  来源:本站原创
2S6安康新闻网

“循环”涵养山水绿——2S6安康新闻网

“山水养人,人养山水。”安康生态循环农业实践以环保硬约束为底线,建立起山水、人与产业之间的生态闭环,实现了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农业清洁化生产,涵养起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潜力2S6安康新闻网

为守护一江清水北上,安康人用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小矿山、小炉窑企业200余家、各种化工企业30多家,直接减少年产值200多亿元、利税34亿元。2S6安康新闻网

“在安康生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实实在在联系在一起。”崔用慧指着全市24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分布图说,过去农民废弃的地膜、农药包装袋随手往地头一扔了事,“可现在,农户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比谁都高,生怕废弃物坏了产品品质,砸了‘生态安康’的招牌。”2S6安康新闻网

宁陕县寨沟村,国内首家朱鹮野化放飞基地所在地。村民汪隆章说,为保护朱鹮,县里严格禁止水田施用化肥农药,这样一来,保护区内的水稻产量下降三成,稻农最初意见挺大。2S6安康新闻网

三年前,回乡创业的黄兴健看中了这片有朱鹮在空中飞翔的稻田,成立了宁陕县绿宝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机水稻基地,以高于市场25%的价格收购稻谷。2S6安康新闻网

当年,110户稻农加入合作社。宁陕人看到,有机水稻从选种环节就跟别的水稻不同,种植全程使用牲畜粪便加工的有机肥,朱鹮还帮忙吃掉田间的小昆虫。如今,“秦耕”牌有机富硒香米已经卖到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项目区内每亩增收1500元,户均增收3000多元。2S6安康新闻网

比经济效益更宝贵的,是寨沟人保护出来的好环境。每到稻谷成熟时节,金黄的谷穗、深蓝的天空、如黛的青山、洁白的村舍,以及被称为“东方宝石”的朱鹮构成了一幅陕南水乡如诗如歌的画卷。“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到这里拍鸟,听他们说,寨沟在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历史上树立了典范,寨沟人自己也挺自豪。”汪隆章笑得挺开心。2S6安康新闻网

安康独特的生态环境给经济发展带上了“紧箍咒”,当地老百姓却越来越尝到了“紧箍咒”的甜头,摸索出一套以“一县十镇百园”为载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的循环农业模式。一个个生态园区俨然一幅幅山水田园画,尽显生态经济作用于农业的独特魅力。2S6安康新闻网

69个万头猪场、628个千头猪场及万余户养殖大户。作为生猪养殖大市,安康规模养殖场年产畜禽粪便污水700多万吨,成为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沉重包袱。2S6安康新闻网

坐落在汉江边上的阳晨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几年来向省内外提供优良种猪2.8万多头。站在阳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从蓝顶的种猪培育场向下俯瞰,蔬菜果园形成一片错落有致的梯田。汉江水蜿蜒而过,水面清亮。2S6安康新闻网

“打通种养环节,把猪场负担变成宝的奥秘在那里”,集团技术指导、来自安康学院的权群学教授指着养殖场远处的沼气发酵塔。养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沼气工程,通过“厌氧生化”工艺,将猪场粪便经沼气发酵转化为电能,满足园区用电;处理后的沼液通过泵站管网,借助地势输送至园区内的2800亩生态林果种植园和1000亩无2S6安康新闻网

公害蔬菜种植园消解;养猪场实现污水零排放,种植园节约生产成本近20%,有机肥种出的蔬果口味纯正,“阳晨”牌有机草莓成了市民的“心头好”,残枝剩果又成为猪改善口味的“零食”。2S6安康新闻网

循环农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建立起一条“猪—沼—果”“猪—沼—茶”的生产链,更重要的,是园区的各个环节可以真正形成闭环循环,“物尽其用”。2S6安康新闻网

相比于很多地方建好就弃用的沼气发酵设备,该示范园将生产要素进行了有效组织。109个养殖场加盟的“生猪联盟”在为市场提供优质种猪的同时,将排放的畜禽粪便也一并运至鸿盛园区进行处理,一来解决了沼气原料“不断供”,二来极大降低了养殖场的排污成本;“完全厌氧”的沼气发酵工艺,大大延长了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和发酵效率;在流转村民土地基础上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利用沼液生产有机富硒蔬菜,形成优势俏销品牌。2S6安康新闻网

源头减量控害,过程清洁生产,终端循环利用,像这样的循环生态园区,正在安康复制推广开来,当“循环”变得有利可图,自然就有了可持续的动力。2S6安康新闻网

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不断发酵,到飞地经济园为经济要素集聚“腾笼换鸟”,安康以创新强农;从“三园两区”带动区域协同,到“一县十镇百园”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壮大,安康以协调惠农;从生态旅游、山林经济到山水人循环互养,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安康以绿色兴农;从筑巢引凤,吸引优质企业,到买全球硒卖全球硒,安康以开放助农;从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安康以共享富农。2S6安康新闻网

安康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高度契合,这是在诸多碰壁之后的摸索,更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探索发展动力机制转换、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主动求变。2S6安康新闻网

放眼环抱汉水的葱茏群山,十年间安康累计造林7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70年代的33%持续提高到65%。翻开经济统计年报,八年间安康以年均15%的增速实现着生产总值加速发展。310万乐山好水的安康人,在稻谷金黄的梯田上,在茶香四溢的茶园边,在魔芋深加工的园区间,在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基地旁,趟出了一条“顺天之时、得地之宜、中人之和”的生态富民之路。2S6安康新闻网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责编:李璞)